中國乳業進一步走向寡頭壟斷?談蒙牛收購君樂寶
發布日期:2010-12-07 來源:南方日報
這次酸乳行業市場占有率**名和第四名的強強聯合,誕生出新的市場霸主,但對于方興未艾的君樂寶究竟是福是禍,卻有乳業專家質疑這是把剛剛發展起來前景看好的二線品牌鯨吞的“斬首行為”,認為這將令中國乳業進一步走向寡頭壟斷。
當區域品牌、二線品牌慘遭“斬首”,誰還有能力與寡頭企業同場競技?奶農和消費者都將喪失更多的產品選擇和議價的可能,自由市場終會因被寡頭“綁架”而失去自由。
日前,華北地區規模*大的酸奶企業君樂寶以近5億元價格將51%的控股權拱手讓予乳業巨頭蒙牛集團。這次酸乳行業市場占有率**名和第四名的強強聯合,誕生出新的市場霸主,但對于方興未艾的君樂寶究竟是福是禍,卻有乳業專家質疑這是把剛剛發展起來前景看好的二線品牌鯨吞的“斬首行為”,認為這將令中國乳業進一步走向寡頭壟斷。 事實上,君樂寶“傍”蒙牛看似實現了多贏,實則懷著滿肚子委屈。
在今年9月,伊利投資5億元,在張北投建河北*大的液態奶生產基地。10月,新西蘭恒天然投資2億元的牧場項目落戶玉田……君樂寶的大本營,國內上等奶源帶之一的河北,已變成乳業巨頭的跑馬場。
*讓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魏立華擔憂的事,已經發生在另一家區域性乳企身上。今年7月,伊利、蒙牛投資數億元的液態奶新工廠先后在寧夏的吳忠、銀川開工建設。寧夏,是曾經風光無限的夏進乳業*后的避風港。熟知內情的人士說,一旦蒙牛、伊利的基地明年下半年正式投產,夏進在當地的工廠將很有可能“無米下鍋”.
所以,當伊利、蒙牛、恒天然等實力雄厚的大企業重兵壓境之時,正在茁壯成長的君樂寶其實已經星途黯淡。
有“大炮”之稱的乳業人士王丁棉充滿憂慮地說,像君樂寶這樣的年業績已做到10億的中型企業,剛發展起來就被大企業并購吃掉,這是大企業對中小企業的“斬首行動”,**目標是導向寡頭壟斷。而理智一些的業內人士則不無感慨地說,未來乳業間的兼并重組會加快,地方品牌的收購方,無非就是雙寡頭和外資。
大企業憑借雄厚的資本勢力、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極強的公關能力,總是在競爭中占盡優勢。“真正讓人擔心的是,有時這種競爭甚至是有失公平的。”王丁棉表示。出于各種原因,我們往往見到資源和政策都一邊倒向大企業。
弱肉強食是不可違抗的自然法則不錯,但寡頭壟斷的危害也顯而易見。反觀我們的某些產業政策,動不動對中小企業“一刀切”,用產值、規模高要求把大批小企業擋在市場門檻之外,逼迫中型企業“揠苗助長”,催出“內傷”.如何為大中小企業營造協調發展的環境,讓中小企業同樣獲得做大做強、持續發展的機會,已經是個不容回避的問題。
乳業的特性決定了,我們不能只有國內品牌,還需要區域品牌的良性補充,這不僅有利于保障奶農的利益促進奶源建設,也有利于通過市場充分競爭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當區域品牌、二線品牌慘遭“斬首”,誰還有能力與寡頭企業同場競技?奶農和消費者都將喪失更多的產品選擇和議價的可能,自由市場終會因被寡頭“綁架”而失去自由。“斬首行動”斬殺的不止二線品牌,還有市場協調發展的可能。良性的市場應該是群雄并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