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9月26日訊 外有城河,內有市河,古城泰州“雙水繞城”。現在市民口中常說的玉帶河,就是繞城的東市河和西市河。
玉帶河,曾經是古城的一串銀色項鏈,碧波蕩漾,現在卻水質渾濁、黑水翻涌,沿岸雜草叢生。
昨天,市創建辦召集各相關職能部門,現場協調玉帶河整治工作。
淘米洗菜,游泳喝水
那些年的玉帶河清澈甘甜
“穿城不足三里遠,繞廓居然一水通。”這是晚清泰州詩人康發祥作的一首竹枝詞,描述的是古代州城雙水繞城的美景。
“歷史上,泰州城里不僅有‘十’字相交的中市河及玉帶河,還有繞城一周的東市河與西市河。”市水利專家董文虎介紹說,現在市民口中常說的玉帶河實際上是歷史上的東、西市河的剩余部分,是泰州城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成泰州“雙水繞城”(外有城河,內有市河)水鄉城市獨特風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據史料記載,現在的玉帶河已有1000多年歷史,為宋代泰州知州王瑍于南宋紹興十年所開。王瑍雖為奸相秦檜的妻兄,卻在泰州筑城墻、開市河、架橋梁,造福民眾,是泰州城建史上較有建樹的一位知州。后來他從泰州調任蘇州,在城建方面亦頗有作為。歷史上,泰州城與蘇州城內的水系,一北一南諸多相似,與王瑍有不少關系。
“泰州城內過去繞城一周的東西市河,就像是圍在城內的一條銀色項鏈,鑲嵌在古代州城之內。”董文虎說,可惜自晚清以后,泰州市河即被大量填埋,現在僅存的玉帶河已不足原來的一半。
今年65歲的江翠英奶奶在西玉帶河邊長大。她說,過去,附近居民都在河邊淘米、洗菜,每年過年的時候還能從河里網出好多魚。江奶奶的鄰居仲蛇寶大爺小時候經常在玉帶河里游泳,口渴了,張口就喝一口清甜的河水。
水質渾濁,黑水翻涌
如今的玉帶河成了“**煩”
在昨天的現場協調會上,市創建辦安排了5個點進行現場勘察,分別是書院社區排污閘口、國泰賓館(南山寺門前)、青松街(周橋社區附近、人民路排污口和荷花池(鼓樓大橋南側西),一個個點看過去,令人心情沉重。
書院社區排污閘口經過前兩年的集中整治和清淤,加上污水管網的鋪設,水質明顯好轉,但沿河兩岸雜草叢生,堆積了不少居民生活垃圾。
在國泰賓館和青松街兩個點,水質成了大問題。河面漂浮物多,河水渾濁發黑,不時泛起陣陣惡臭。沿河兩岸扒翻種植情況嚴重,橋梁的護欄也是破損不堪。
到了荷花池勘察點,情況更為槽糕。這一段玉帶河基本斷水,干涸的河道堆積了不少生活垃圾,同時也呈現出塌陷趨勢。
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10月底讓玉帶河重現碧波蕩漾
近幾年,政府為了打造雙水繞城的城市美景,投資數億元整治玉帶河。沿河建起坡岸、所有排污口接入污水管、水底鋪設污水管網、岸邊設置排污井等。這次的現場協調會,將治理玉帶河的任務作了更詳細的分工,時間節點定在10月底。
根據協調會部署,海陵區將主要負責整治施工環境營造、矛盾協調和與市民的溝通工作,區住建局負責沿河兩岸破損橋梁護欄的粉刷工作,還有轄區內沿河道板的維修。
作為市屬的3個職能部門,市住建局、水利局、城管局承擔更多的任務。目前,市住建局正在實施玉帶河污水管網維修工程,對玉帶河范圍內所有的污水管網進行除銹,清淤(管道內)和堵漏三項工作。據介紹,西玉帶河部分已經全部完成,東玉帶河部分預計10天內完成。該工程結束后,市住建局還將對玉帶河范圍內所有排污口進行一次徹底排查,對污水管網的運行狀況進行總體評價。
市水利局主要負責水質管理、沿河橋梁欄桿維修和玉帶河兩岸綠化修補工作。根據要求,玉帶河水每天的排放工作將由專人負責,水質至少達到四級水質標準。
河道垃圾清理和沿河圍欄外環境整治工作則由市城管局負責。
據介紹,今后,市創建辦將對玉帶河整治工作進行定期督察,每周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