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歐盟將加嚴茶葉農殘標準 浙江茶葉出口不合格率或達15%
歐盟將加嚴茶葉農殘標準 浙江茶葉出口不合格率或達15%
核心提示:記者18日從浙江檢驗檢疫局獲悉,歐盟今年初公布的法規EU87/2014將于8月25日正式生效實施,該法規將茶葉中的啶蟲脒等殘留限量加嚴1倍。浙江口岸預測,提標后,浙江輸歐茶葉的不合格率將達到15%以上,涉及貨值約500余萬美元,輸歐茶葉貿易前景異常嚴峻。
記者18日從浙江檢驗檢疫局獲悉,歐盟今年初公布的法規EU87/2014將于8月25日正式生效實施,該法規將茶葉中的啶蟲脒等殘留限量加嚴1倍。浙江口岸預測,提標后,浙江輸歐茶葉的不合格率將達到15%以上,涉及貨值約500余萬美元,輸歐茶葉貿易前景異常嚴峻。
據浙江檢驗檢疫局食品**處任建介紹,該法規涉及的茶葉需檢農殘項目包括異丙隆、啶氧菌酯、嘧霉胺等,其中特別需要關注的是啶蟲脒的限量從0.1mg/kg加嚴為0.05mg/kg。
啶蟲脒是中國茶葉種植中較為廣泛使用的農藥之一,是茶園登記用藥,因防蟲效果好而被推廣使用。
“該農藥的檢出率極高,2013年我輸歐茶葉被通報的24批茶葉中啶蟲脒超標占比達41.67%,且當時的限量為0.1mg。此次歐盟將該標準加嚴1倍,通報風險將大大增加。”任建表示。
浙江省茶葉出口大省,數據顯示,2013年浙江局轄區輸歐茶葉9781.7噸,貨值3600余萬美元,出口量占中國輸歐茶葉的40%。而歐盟作為茶葉消費**市場一直是浙江出口茶葉轉型升級的方向。
茶葉出口大戶浙江茶葉集團副總經理王兵表示,應對歐盟提標應該是一個綜合問題,公司從原料篩選就將做更加嚴格的自檢,*重要的是在茶葉供應企業及茶農等源頭行控制農藥,這是一個需要長期應對的過程。
浙江檢驗檢疫局方面表示,將立即將有關信息通報相關企業,并加強風險分析和評估。同時,該局也將加強與農業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建議農業主管部門在對茶園種植戶的指導和培訓過程中要求逐步淘汰啶蟲脒等高風險水溶性農藥,加快替代農藥的開發與登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