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回乳品市場需要“剛性干預”
發表時間:2011-03-11 來源:寧波網-東南商報
國內政協委員、國務院食安會辦公室副主任劉佩智透露,三鹿奶粉事件后,我國2009年乳制品進口由12.06萬噸猛增到59.7萬噸;**嬰幼兒進口奶粉所占份額接近90%,等于將市場份額拱手讓給了國外品牌。(3月10日《***》)
有13億人口的中國,將奶粉市場份額拱手讓給國外品牌,后果很是嚴重。國產奶粉市場失守,國外品牌價格普遍高于國產品牌,普通百姓被迫增加支出,加重了生活壓力。國產品牌受到打壓而退卻,不僅加劇了參與國際競爭的困難,而且許多連自身生存都是個問題,又怎能滿足國人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民族乳品工業難以生存發展,對保持或擴大就業市場也極為不利。
我國乳品**隱患,主要出在人為污染和“添加泛濫”上。乳品企業小而多,形不成規模,產業發展方式落后,產業化、標準化程度不高,生產源頭分散,同時,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政府部門監管不到位,諸多原因*終給乳品**隱患提供了適宜的土壤。
國產奶粉市場失守,需要國家“剛性干預”,而且要敢亮時間底線,不能腳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是哪里,無限期往后推移。如果沒有緊迫感,不能及時實行大逆轉,國產品牌就沒有出路,民生就會深受其害。
國產乳品要奪回丟失的市場,開展資產重組,優化存量資源,做大做強國產品牌至關重要。在資產整合和重組中,國家要有更多的投入,更大的“干預”力度,使民族乳品在*短的時間里得到恢復性增長。
國產乳品要奪回丟失的市場,需要打基礎,抓源頭,把乳品**隱患消滅在每一個環節。企業所在地政府都要擔當責任,從飼料、奶牛入手,加強**監管,杜絕和遏制人為污染,嚴格控制添加劑使用,取締有害的添加劑使用。嚴把產品市場準入關,不讓**隱患進入下一道環節。
國產乳品要奪回丟失的市場,需要嚴格執行問題產品追責制,包括對嚴重損害公眾健康的產銷責任者施以刑罰。《食品**法》只是母法,亟需據此制定相應的法規和行政規章,細化監管和處罰規定。乳品產銷都能納入法制軌道之日,那才是國產乳品反擊成功,奪回市場之時。